close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蜀地,也就是現今的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就地理條件來說,四川為崇山峻嶺所圍繞,盆地內有長江流過,支流眾多,灌溉水源無虞;兼之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號稱山川險要,沃野千里。就農業時期而言,完全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地理區域。也因此每逢中國戰亂,四川極易有割據勢力出現,三國時期的劉備便是在此立國,也因此留下了許多史蹟。詩聖杜甫曾避安史之亂在此漂泊數年,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八陣圖便是其中尤其著名的作品。

回顧建安二十四年冬,吳魏聯軍襲取荊州,劉備痛失大將關羽。孫權何以背叛一向聯劉抗制曹的戰略與同盟關係,發動這次軍事行動?魯肅曾孫權有過著名的上對。魯肅榻上對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便是鞏固長江天險。也就是必須取得荊州、益州取得完整的長江防線後,方能與統一北方的曹操對抗。簡單的說,就是南北對抗二分天下之計。(魯肅與孫權的這番對策,其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之處,皆不在孔明的隆中策之下。可惜後來這個戰略並沒有達成,因此在歷史上並沒有三分天下之計著名。不過以筆者的角度來看,魯肅的上對足可與孔明的隆中策相提並論。)

因此對立國於江東的孫權而言,盤據於荊、益兩州的劉備,是國家防務上的最大威脅。首先對孫權而言,長江對劉備並沒有太大的防禦效果;其次就地理位置而言,劉備對孫權是有著相當優勢的。因為在運輸方式主要依賴人力與獸力的時代,以這兩種方式運輸糧食與草料,在運輸途中的損耗,是相當驚人的,若是運輸路程過於遙遠,往往空耗糧食。是以古時兩軍交戰的勝負,對攻擊方而言,往往取決於補給上困難。曹操於官渡之戰大勝,出奇兵燒毀袁紹烏巢的囤糧即為其勝負關鍵;而孔明六出祁山無功而返,糧運不濟亦是個極重要的因素。是以若攻擊方能利用水力來運輸糧草,補給線的問題,能獲得極大的改善。是以對孫權而言,位於長江上游的劉備,在軍事上的威脅是遠大於北方的曹操。

因此當劉備起兵為關羽復仇時,勢如破竹,直指夷陵。在北方曹操重兵壓境下,與據有長江中游要衝江夏的劉備合作,對孫權而言,可說是形勢所迫,而不得不然的選擇。因此,當孫權解除曹操於北方合肥的威脅之後,下一步自然是處理劉備於荊州所造成的壓力,也可以說為是為了完成魯肅上對的戰略目標,是以發生了吳魏聯盟襲取荊州一事。

關羽舉兵攻取襄陽,許昌一度震動,曹操甚至考慮遷都以避其軍鋒,經司馬懿勸阻後,方才打消此念。而關羽在荊州勢如破竹的軍事行動,使孫、劉兩家在領土的戰略意義及同盟關係上的矛盾表面化。

自赤壁之戰後,孫、劉兩家基本上都是維持著軍事上的同盟關係,以聯手對抗北方曹操的軍事壓力,雖說孫、劉之間多有摩擦,但孫權與劉備都是城府極深的人物,即使彼之此間有一定程度的不滿及矛盾,但在曹操的壓力下,為了避免遭到各個擊破的命運,在軍事上還是維持著相當密切的合作關係。

然而當關羽在荊北對曹軍的攻略上有相當進展時,對孫權而言,心情上的矛盾是必然的,畢竟三國鼎立的局勢,維持的是一種極度不安定的平衡,基本上三國間還是維持競爭的關係,各國間的合作與盟約,僅是為求生存的一種手段。因此當劉、曹兩方交戰,而關羽屢勝之際。孫權曾試探劉備對江東的態度,所得到的回應甚是不友善。孫權感到氣氛的詭異,因此當曹操遣使來江東時,欣然同意起兵襲擊關羽的後方。

赤壁之戰後,劉備乘曹操大敗北歸、孫權起兵與曹操爭合淝之際,佔領的荊州大部分的領土。荊州於三國時為各州交通要衝,因此亦為四面受敵之地,且境內多平原,缺乏天然地形的屏障。是以孔明於隆中對策時,建議劉備以荊州為本,後取益州為基業,便是因為荊州一地易攻而難守,不足以持其與諸侯爭天下。因而劉備平定荊州,而內政、軍備都經過相當的整頓之後,當劉璋迫於漢中張魯的壓力,向同宗劉備求援之際,劉備便在孔明與龐統的策劃下,入主西川。

益州險要,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而成帝業。此為孔明於隆中對策中,對西川的評論。西蜀四面環山,易守而難攻,自古即有蜀道難於上青天的說法,是以以益州為根本進可謀取黃河流域爭奪天下;退可據此為國割據一方。然而益州固然易守難攻,相對的對外發展便極度不易,由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取關中、孔明六出祁山無功而返等事例,便可略知一二。在孔明隆中對策中,便計畫劉備以西川之險要,輔以荊州此用武之地逐鹿中原,如此則進可謀高祖之業;退則不失為秦穆公。

劉備入蜀後,在孔明的規劃下,與曹操發生漢中爭奪戰,並於此戰中獲得勝利,使得西蜀在地形上更加完整,而隆中對策亦得到更進一步的實現。就在劉備入蜀之際,曹操攻滅漢中張魯,而孫權乘機出兵合淝,且在曹操麾下猛將張遼的驍勇善戰下鎩羽而歸。此時關羽鎮守的荊州,得到了一段休生養息,整軍經武的時間。漢中爭奪戰後,劉備進位漢中王,隨即令養息已久的荊州軍團進兵襄陽、樊城。此舉令自來不合的吳、魏兩方合作,使蜀軍於荊州慘敗。

吳軍於荊州爭奪戰中,獲得江陵、武陵等地,將領土增加了不少,但對孫權而言,劉備所處戰略位置的優勢依然不變。並且荊州的北方重鎮襄陽,依然由曹軍所控制。孫權此次的勝利,雖說順利將勢力範圍擴張,但同時也使防禦線延長,增加了不少國防上的問題。曹操由於孫權的協助,順利解除了一次軍事上的危機,而曹操在這次戰役不久後病故,其子曹丕繼承王位不久後,逼迫獻帝禪位,自立為帝。

曹丕篡漢,一向以漢室血脈為號召的劉備,以繼承漢室正統為名,亦於益州登基。劉備稱帝後,便欲向東吳採取軍事行動,意欲奪回荊州並報復孫權於上次戰役中的背盟。此計畫於朝中產生爭論,但劉備不顧大多數文臣武將的反對,毅然對孫權發動滅國性的攻勢。吳、蜀交戰之初,蜀軍地形位置上的優勢,及吳軍防禦線過長的問題顯露無遺,使得劉備屢戰屢勝,東吳一度有亡國的可能。隨後陸遜臨危授命,統一事權守險禁戰,方使吳軍穩住陣腳,加諸隨後劉備在戰術布置上發生嚴重錯誤,陸遜把握此次的機會,以火攻逆轉情勢,劉備敗退白帝城。此次戰役,是為夷陵之戰,亦是杜輔八陣圖中所談及的史事。

夷陵之戰前,劉備朝中曾對此次的軍事行動發生激辯,主張出征的一方,為劉備本人為主及張飛等少數武將;而以趙雲為首的絕大多數大臣,都極力反對此次的軍事行動。趙雲等人認為,今曹丕篡漢,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前往征討,可說是順天應人,不但有充足的理由,且有極佳的政治號召;若對孫權發動戰爭,則流於私怨,且若魏乘機出兵南下,西蜀甚是危險。

西蜀此次的君臣爭論中,孔明所扮演的角色相當值得玩味,就目前的資料來看,劉備是近乎一意孤行的力排眾議,毅然出兵東征孫權,但事實上此次的軍事行動,卻極可能是孔明所一手策劃。

當劉備不納趙雲等人之諫,開始著手準備出征時,大臣們曾至孔明府上質疑孔明為何對東征孫權一事,沒有任何勸阻之意。可見孔明並非強烈的反對此次的軍事行動。而之後孔明帶領百官進諫劉備時表示:若北討曹丕篡漢,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軍;若是欲伐東吳,令一上將統兵進討即可。可見孔明所反對的,是劉備親征一事,而非東征孫權。

表面上,劉備東征孫權是為了報荊州關羽之仇,而輕率發動的戰爭,而事實上卻未必如此。若是東征孫權是劉備一時衝動的行為,當荊州淪陷時,劉備應該就會有所反應。劉備卻一直等到曹丕篡漢時,才有所行動。畢竟三國鼎立,若有兩國相爭時,另一國必定得利。因此若關羽一死,劉備立刻出兵,曹操必定乘機攻吳或伐蜀。無論曹操選擇何者,當吳、蜀有一方消滅時,剩下的一國必然無法與之對抗。畢竟魏的佔有華中、華北等開發已久的精華區;而孫、劉二人所割據之地,雖說甚有潛力,但畢竟開發未久,人才、物產等都相當有限,因此吳、蜀任一國與魏相較,國力都差了一截。因此,劉備只能選擇暫時按兵不動,以待時機。

荊州戰事後不久曹操病故,這個縱橫北中國數十年的梟雄終於走下歷史舞台,而他的繼承人曹丕,雖說也甚有才幹,但畢竟不及曹操的雄才大略。雖說曹操病故前,已指定曹丕為世子,但曹丕還是得面對兄弟間爭奪王位的問題。表面上,曹丕最大的威脅,是七步成詩的天才曹植。曹操在世時,曹植亦為熱門的繼承人選,但經過考核、大臣的擁立狀況,及宗法等問題的考慮後,曹操還是立曹丕為世子。但曹植依然受到清流、文人、名士等相當的支持,影響力不容忽視;而在征討烏桓一役中有所表現,且手中又握有重兵的曹彰,對曹丕所造成的壓力,只怕尚在曹植之上。雖說曹丕在大多數大臣的支持與協助下,順利的解決了兄弟間爭位的問題,隨後卻又立刻逼迫漢獻帝禪讓。經過這兩個事件,即使曹丕處理得再好,魏國內部的紛擾與問題,總是無法避免的。

曹氏兄弟爭位與曹丕篡漢兩件事,給了劉備發動軍事行動的機會。即使曹丕繼位十分的順利,想熟悉國政的運作,亦需一段的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魏國不太可能冒險向外發展。因此三國間互相的牽制,會短暫消失,劉備便可乘機對孫權發動攻勢;而兄弟爭位及篡漢兩事,除了帶給魏國內政上的問題及動盪外,也給了劉備伐吳外的選擇。

失去荊州國力大幅削弱後的劉備,絕不能錯失這次對外發展的大好機會,相信劉備與孔明商議過後,方才決定攻擊東吳。雖說曹魏在內政上出現問題,但對其國防力量影響不大。且經漢中攻略長安,運輸是個極大的大問題,加諸兩國的軍力相差甚是懸殊,因此伐魏太過冒險。而雖說孔明在外交上的策略是聯吳制魏,但經過荊州的戰役後,證明劉、孫間的同盟關係,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並不可靠。乘曹魏內部動亂之時,順長江而下消滅吳國,造成南北對立的狀況,待國力充足後,再率兵北上與曹丕對決,方是上策。劉備對吳國的軍事行動,在孔明的策劃下成功的可能性不小,若非劉備將軍營立於林木繁盛處,使得陸遜有機會以火攻扭轉劣勢,三國鼎立的狀況可能僅曇花一現。

我們可以推測,劉備之所以東征,其真正目的是為了在完成隆中策的三分天下之計後,試著完成上對南北分立的戰略目標,進而圖謀天下一統的大業。因此筆者每每玩味杜甫八鎮圖中,遺恨失吞吳一句。杜甫對蜀漢這次軍事行動的看法,是如同國立編譯館那票學者所說的發兵攻伐東吳失策,導致夷陵之戰兵敗的遺憾?亦或是與筆者有所同感的為一個偉大戰略的執行失敗而,千載之下依然感到古時豪傑梟雄遺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