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方蘇杭

行禮如儀的早餐,敝人照例以罐頭水果與火腿炒蛋為主食。取餐時發現有供應蜂蜜,於是便破例吃了點麵包。義大利南部所產的蜂蜜在峰蜜界也是頗有名氣,不試試看就太可惜了。用餐間聽說沙拉昨天有跑去飯店的健身房活動筋骨,這種行徑只能用勇猛剽悍來形容。上車前大夥在旅館門口發現居然可以遠眺阿爾卑斯山脈!據安迪表示從米蘭驅車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抵達瑞士,僅需約40分鐘左右的車程,因此有錢的米蘭人很習慣週休時到瑞士渡假。這種輕易驅車跨國的情境,海島國家的台灣居民應該很難體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打通這隧道的重型機具大約翰,後來轉戰台灣,在打通雪山隧道時出了不少力。提到港口,今天的行程內容應該不算太難猜,也就是海賊王的處刑地羅格鎮,不對,是威尼斯。

到達港口下車時,徐徐海風迎面拂拭,令人身心大是舒暢。左顧右盼時,加百列、拉菲爾與米加勒、使徒馬可身手矯健的完成了接待任務的轉移,同時也與威尼斯當地的導遊會和。安迪利用了上船前的小空檔讓大夥跟港口旁的小販交關一番,距安迪表示水之七島,不對,是威尼斯的物價比較高,如果要買小紀念品,在港口收貨會比較划算。雖說有買N送1的優惠,但港口這的商品賣相實在稱不上好,是以敝人僅收了幾個相對品相比較好的鑰匙圈與磁鐵。

港口戰利品:鑰匙圈與磁鐵若干、陶瓷面具吊飾一個。

在地中海乘風破浪,很是快意!可惜船不夠大,否則相信應該會有夥伴在船頭模仿鐵達尼號電影中蘿絲的舉動(敝人服役時搭船,居然發現有不少弟兄也在船頭玩這套,那場面就別提有多噁心了。)。當夥伴們滿足於在艙內透過玻璃拍攝窗外的景色時,敝人冒著落水與被逮的危險,攀在船艙口(據說這行徑是違法的)拍攝第一手照片。現下的數位相機都有防手震的功能,可惜這工能碰上船艦隨波逐流的高底起伏時,幾乎無用武之地。好在敝人服役時與海軍有點沾親帶故,因此在算準了波浪起伏的規律後,拍攝出的照片還算過得去。約莫兩刻鐘的航程,到達了威尼斯的慕拉諾島。

腳踏實地這名詞在威尼斯是值得商確的,畢竟腳下採的是以螺旋狀的木樁為地基一層層構築成現今的規模。地導(當地導遊的簡稱)一上岸,收攏部隊之後便拿出威尼斯當地的大地圖約略的介紹了一下區域分部,而她一再強調的重點,便是整個威尼斯的地圖構成很像一尾大魚這點。

慕拉諾是大大小小的沙洲藉由橋樑團結起來的一片區域,因此與其說是島,不如說是沙洲群。慕拉諾14世紀開始以玻璃工藝聞名,而從16世紀初研發出彩色玻璃技術之後,更加的威不可當!接下來的數百年間當地的玻璃工匠社會地位大為提升,並且擁有部分的貴族特權,例如部分的豁免權、可佩劍以及可以當貴族的岳父之類。但代價是終生不得離開幕拉諾的範圍,違者斬!這種保護專利的做法與概念,給特權、有限制,不知道算不算古代版的競業禁止條款。自古以來無論任何專業技術人員都涉及國安問題,比起春秋戰國時代的鑄劍師,慕拉諾的玻璃技工的待遇顯然幸福許多。

既然到達慕拉諾,主要目的自然是參觀玻璃工廠。就敝人的看法,這算是半購物行程。敝人並不反對購物行程,如果真的是當地特產,而不是為了傭金而硬要安排的店家,其實還挺增長見聞。當大夥在風光明媚的碼頭過完拍照癮後,地導將大家導入玻璃工廠內,第一件事情是讓大夥解決生理需求,其次才是參觀玻璃的吹製過程。來接待的工廠經理是的道地的拉丁奶油小生,讓敝團不少新嫁娘在瞬間忘記了自己的已婚身份。怎不派個拉丁辣妹來勒?不過商界有句話說的好:唯小孩與女子之銀兩好賺,搞定女性生意就成了一半,看來這工廠的經營者對這些商業心理學還挺有研究。

大夥魚貫進入觀賞用工坊,陸續坐定後開始觀賞玻璃表演鋼管秀。沒錯,真的是鋼管秀。看著玻璃工匠拿著中空的鋼管,熟練的纏起一坨黏土狀的玻璃,利用離心力慢慢把形狀晃出來,看那架式,如果不幹玻璃工匠轉行少林武僧,只怕也是達摩院等級的好手。只見那玻璃工匠用巧勁把玻璃晃出隔雛型之後,慢慢吹出瓶子的形狀;另一個玻璃工匠也纏起一小坨有色玻璃來,沒經過晃的手續直接吹成極薄的玻璃泡泡,然後黏在玻璃瓶上。玻璃工匠將玻璃泡泡沒黏在玻璃瓶上的部分敲碎後,又把半成形的玻璃瓶放入火爐內燒融。據奶油小生經理表示,這是正統玻璃手工上色的流程,真正的手工製作玻璃藝品,就是這麼上色,而不是用各種工業染料直接混入原料染色。

觀摩完製作過程,接下來廠方理所當然要展示成品。奶油小生經理帶大夥進入第一間可攝影的展示廳,在這展示廳內的商品據說都是出自名家手筆,因此標價相當不便宜,起碼都是四位數歐元起跳。還有一匹正常比例的玻璃藝術草泥馬,據說售價與台北捷運共構的小套房不相伯仲。安迪不愧是領隊,聽說當場就訂了一盞吊燈。

接著的展示廳,以杯具為主力商品。依舊是純手工製作,不過由於比較商品化,雖說產量依舊相對稀少,但畢竟不像上一個展示廳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也因此價格相對的親民了些。奶油小生經理接連的介紹了幾套杯具,其中一套魔術對杯讓敝人留下了頗深的印象。那套對杯的花紋在倒入水後會消失!雖說知道這是利用折射原理所產生的效果,但在技術上能用手工製作還能算的這麼準,離鬼斧神工的境界也不算太遠了。依稀記得野史曾載中國曾有個製陶巧匠,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在作品簽名。當時的皇帝相當欣賞他的手藝,但對他愛留名的壞習慣卻是相當反感,因此招他入工幹活時,總是三令五申強調不准在任何作品上留名。但所謂藝高人膽大,這工匠照留不誤,只不過他用高明的手法掩飾的很好。不過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某天皇帝用他製的杯子喝茶時,突然發現水波中隱隱約約浮現了工匠的姓名。但是仔細檢視茶杯,卻沒有任何的異樣。才知道這工匠利用折射的原理,當茶杯內部倒入某高度的液體後,茶杯花紋由於液體的折射,會在水面上映出工匠的姓名。皇帝在讚歎之餘,下令把這個工匠以抗旨的罪名給宰了!敝人對這種大師留名的行徑倒是相當欣賞,這皇帝也太小心眼了,當年畢卡索曾自行繪製設計圖向一個木工訂製一個相當3D概念的衣櫃,那木匠完工後僅要求畢卡索再設計圖上親自簽名作為報酬,便是深知名家手筆的價值所在。

水入無痕的魔術對杯開價130歐元,並不是不能接受的價格,不過買易碎品當紀念品向來是旅客大忌,而且用來喝可樂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一樣的效果,加上太座行使否決權,也只能殘念了。最後一個展示廳,販賣的紀念品比較常見。大多數是動物、人物之類常見的玻璃紀念品。但僅只是常見,並不表示做工比較粗糙、要價比較低廉。小紀念品雖說不貴,有些大件的擺飾品、整副卡通造型的西洋棋等,依舊要價不貲。

除了之前的魔術杯,其實這展示廳也著實有些可愛的小東西令敝人動念。然而想到旅程中得花不少心力維護這些玻璃藝品的安危,便打消了出手的念頭,倒是太座買了幾個水晶玻璃的墜子作為念想。逛畢這最後的展示廳,慕拉諾的行程也差不多到了尾聲。仔細推敲,這玻璃工廠展示商品鋪排頗有玄機,而且層次分明,想來也是經過相當的行銷設計,比起普通的購物行程,掩飾的功夫倒是相當高明。

慕拉諾戰利品:太座水晶玻璃墜飾若干。

再度乘風破浪約莫一刻鐘,大夥轉戰到威尼斯最著名的聖馬可區。聖馬可區之所以稱為聖馬可區,是由於使徒馬可的因素。馬可雖然並非12使徒之一,不過能在名字前面掛個聖字,可見祂在天主教世界也是個響噹噹的角色。相傳馬可出身自富裕的家庭(也就是權貴,聖馬可表示相當慶幸連公子類比的對象是佛陀而不是祂。),馬可並非耶穌直傳使徒,但以祂與聖彼得(12使徒之首,也是首位教宗。)的關係,卻令祂可被視為耶穌的再傳弟子。也因為祂與聖彼得之關係密切,因此可以得到許多耶穌言行的第一手轉述資料,是以馬可福音在歷經變革後,也成為四大福音書之一(剛開始傳教時,有許多信徒傳寫福音書,因為過於雜亂,後來天主教便議定四福音為官方文獻。這過程有點類似儒家各種注疏過於雜亂,宋朝儒家經過整理,以朱熹的四書集著文為科舉官方教材的狀況類似。)。相傳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將聖馬可的遺骨偷運回威尼斯之後,威尼斯這城市當場得到一位聖徒坐鎮,藉此在天主教城市的地位陡然上升。也因而當初聖馬可遺體上岸的區域被命名為聖馬可區,而這區域裡的許多建築也以聖馬可命名,包括教堂、廣場等。

踏上聖馬可區,那種印象中威尼斯應該有的風光躍然眼裡。並非慕拉諾島的風光比較遜色,不過敝人對威尼斯的刻板印象,就應該是聖馬可區的華麗不凡,而不是慕拉諾島的清新脫俗。安迪與地導先聯手將部隊給收攏整肅,畢竟有太多女性團員步入聖馬可區時,已經開始產生心神喪失的症狀。收攏部隊後,導遊表示帶大夥大致繞過聖馬可區一圈之後,便會放牛吃草讓大家去盡情血拚。

嘆息橋由於地利之便,便成為敝團首先碰到的著名景點。嘆息橋之所以在經過時會嘆息,是由於除了獄卒之外,就只有死刑犯有資格過這橋。可以推知當年哥爾.D.羅傑行刑前,應該曾經經過這座橋。之後經過導遊介紹幾個點綴性的小景點,敝眾終於抵達威尼斯最重要的景點: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被拿破崙敕封為歐洲最美麗的客廳。兩側以新、舊行政長官官邸為首,然後被連續的拱廊包圍,加上聖馬可教堂所展現出的整體氣勢,果然威不可當!在驚嘆中,導遊先跟大夥介紹了聖馬可教堂正面的那四匹銅馬。畢竟聖馬可教堂在介紹聖馬可區時,已經介紹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那四匹隨著十字軍戰役顛沛流離的銅馬。言畢,導遊補了一句那四匹其實是膺品,真品收起來了。早說嘛,區區膺品值得花敝人在威尼斯珍貴的5分鐘介紹嗎?聖馬可教堂前有三根木杆,其實是帆船的主幹,象徵了威尼斯航運的興盛。據地導表示兩周前威尼斯才淹過大水,水深約莫兩尺,當時內地來的觀光客即便涉水也要進聖馬卡教堂一睹,這精神真是太鍛鍊人了。

在聖馬可教堂鐘樓的右側,是號稱哥德式建築鉅作的總督府。總督府一樓曾是輕刑犯的監獄,旁邊水道的另一側是被稱為灰井的水牢。想當然爾,這兩個地方都跟嘆息橋相連。總督府前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有兩根石柱,石柱上各有威尼斯希臘時代的守護神特歐多羅(別問筆者祂是誰,光為了查這名字就花了敝人不少寫作時間。)以及基督教興起後的新守護神象徵聖馬可的翼師。敝人私下臆測,兩位神祇並列,難道象徵著宗教政權的和平移轉?威尼斯當地有不走過兩柱之間的忌諱,是由於過去從嘆息橋拉出來的人犯,就是在這裡給鍘掉的。敝人與團員老詹見到此景,都一陣激靈!海賊王裡哥爾.D.羅傑不就是在這被處刑的嗎?這可是大航海時代的起點呀!

接著地導繼續帶領大夥認識聖馬可區,只見導遊鑽入一條小巷走了一小段路後,又過了一小座橋,大夥面前是一座修道院。導遊說這修道院以修女為主,當年還兼營八大行業。不過帶大家到此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這座修道院,而是一旁的蕾莉歐。由於蕾莉歐的店主居然是台灣人,加諸地導進去後直接搬了兩箱保養品,使以女性團員壓抑已久的購物慾望猛然爆發,看大家瘋狂下手的樣貌,真正詮釋了所謂掃貨的精義。等到繼續開拔時,據敝人私下推估,每個女性團員平均下來,應該花了至少有5位數台幣左右。此時敝人在想,由於店內空間狹小,帶領男性團員在店門口圍堵防止其他顧客進入的行為,是不是有為虎作倀的嫌疑?

接下來地導帶領大家往貢多拉碼頭的方向前近,沿途暗示性的經過了不少精品店,敝人還在路上發現義大利式的地基主,最終抵達貢多拉碼頭後,安迪表示這是下午搭船的地方,本來想就地解散部隊,不過怕大夥迷失在威尼斯複雜的水路巷道之中,安迪還是決定將大家帶回聖馬可廣場再放牛吃草。

回到聖馬可廣場,安迪解散部隊前,再次強調下次的集合時間,同時告訴大家一個在聖馬可區不會迷路的小秘訣,就是無論大街小巷,巷口附近都會有噴漆箭頭指向聖馬可廣場,所以只要跟著箭頭走,就能回到歐洲最美麗的客廳。

解散之後,見到沙拉與貓咪正在分贓早上沙拉在餐廳搜括的大量戰利品,便與太座商量如何解決中餐自理的問題。剛剛在地導的帶領下小繞了一下聖馬可區,並沒有發現類似聖誕市集的攤販,想吃館子也沒發現有掛著米其林星字輩的餐廳。好在剛剛敝人眼尖,有注意到聖馬可廣場角落有家賣三明治的店面,於是便與太座在那購辦了一些乾糧。從義大利回來之後,在網路上看到其他旅客對威尼斯的些敘述心有戚戚焉:威尼斯的三明治又貴又難吃。

草草塞了點乾糧後,準備與太座開始一步一腳印的體驗威尼斯這個美麗的水上都市。太座表示第一個要去參訪的,肯定是聖馬可教堂。中國旅人傳統上在外旅遊時,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村莊,都會尋找當地的土地廟燒炷香。除了祈求平安外,更重要的意涵在於表示自己對於當地皇天后土的敬意。太座這個提議,可說是頗有古風。

在啟程前往參觀聖馬可教堂前,還有一些生理需求必須先解決。因此敝人向太座提議去花神咖啡廳這歐洲最早的咖啡廳喝咖啡兼上廁所。花神咖啡廳內的裝潢,果然非常歐洲。咖啡價格站著喝與坐著喝價格有差,一小杯咖啡起碼3塊半歐元起跳。由於敝人不太喜歡咖啡的味道,因此便陪太座站著喝了一杯拿鐵,順便沾光上個廁所。花神咖啡廳的服務生禮數之周到,令人賓至如歸。雖說沙拉與貓咪兩位還在那邊享受了一個標準的歐式下午茶,但咖啡的味道,太座引用了安迪的名言:花神咖啡廳,也就是貴而已。就敝人的翻譯則是:吃氣氛的。

走出花神咖啡廳前往聖馬可廣場的步行過程中,敝人發現了一個還頗搶眼的時鐘塔,之所以搶眼,乃因為藍色的底襯讓金色的12星座圖形看來分外搶眼,令人想起當年的黃金聖鬥士。回國後無意中發現那鐘樓深藍的底襯,居然是中國的景泰藍工藝!沒想到這默默杵立於聖馬可廣場一角的時鐘塔,還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者之一。

聖馬可教堂最除了大門上那四匹馬很搶眼之外,據說教堂內有著聖馬可的遺體更是聖馬可教堂之所以能在天主教世界威名赫赫的主因。在天主教世界的教堂,如果能蒐藏一些聖者的遺體、遺物,無論建築規模如何,在教內的地位都會猛然暴漲。比利時布魯日的聖血禮拜堂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聖血禮拜堂即便規模不大,也因為據說蒐藏了當年耶穌在十字架留下的鮮血,在天主教世界也享有相當重高的地位。其實佛教不也是如此?如果寺裡能有個佛指舍利,在佛教界的地位絕對威不可當。

聖馬可教堂據說是所謂的拜占庭式建築,但由於敝人的腦部組成完全沒有任何藝術成分,因此完全無法分辨哥德式、拜占庭與巴洛克到底有啥不同。教堂內部被希臘式十字結構分割成三個大殿,據說式仿照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所建造的教堂設計。而教堂內的採光,還是維持上明下暗的天主教基調。敝伉儷走馬看花的繞了教堂內一圈後,便轉往教堂左側的總督府。

總督府距導遊所述,目前似乎專門提供辦展覽用,也因此敝伉儷沒入內參觀。總督府旁的廣場聳立二根著象徵宗教政權和平轉移的石柱,柱頂分別是希臘時代的守護神特歐多羅與新守護神象徵聖馬可的翼獅。而兩柱之間,就是當年威尼斯的刑場。敝人洽詢沙拉與老詹,打算來張海賊王哥爾.D.羅傑斬首式的留影,無奈因道具不足而作罷。兩柱右側不遠處有間哈利酒吧,不但被義大利文化事務部被宣布為國家地標,還有海明威、卓別林等名人前往消費過,可惜得知這訊息時已經返國,否則坐在海明威當年的位置小酌一杯,必然相當愜意。(聖馬可廣場旁的國家地標?真的非常不顯眼。)眼見聖馬可廣場週圍也走踏的差不多了,也該往聖馬可區內部繼續搜索。說是搜索,其實路線並沒有超出剛剛地導帶領過的範圍,並非缺乏冒險精神,只是顧慮到萬一迷路無法即時趕去搭貢多拉可就因小失大。

威尼斯由於水、陸網絡交錯,因此絕大多數的巷道相對之下都比較狹窄,可以想像基本上房舍建築上的規模通常也不會太大。不過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擋各大國際精品進駐威尼斯這熱門觀光景點廝殺。LV、PRADA等,可說是ㄧ家不缺,更別提在威尼斯發跡的BV,光在敝人的行進過程中就見到了兩家BV。昨天在時尚之都米蘭與這些精品失之交臂的太座,在天時、地利、人合的配合下,著時好好的逛了一番。

威尼斯的精品店基本上是點狀散布四處,並不像巴黎的香榭里榭、羅馬的西班牙廣場般的匯聚一處,因而LV的旁邊可能是雜貨店、FENDI就開在冰淇淋店的旁邊。或許是因為這種相對特殊的分布,令人覺得這些牌子似乎比較沒那麼貴氣逼人,但這種幻覺在看到標價之後會立馬煙消雲散。話說LV居然在威尼斯的分店都維持了至少有一名華人的配置,看來LV能在華人市場攻城掠地、連大嬸上傳統市場都要帶個LV包包的場景,絕非倖至。

每年威尼斯面具節號稱世界三大嘉年華之一,與巴西里約熱內盧嘉年華、法國尼斯嘉年華各勝壇場,這三大嘉年華也因為都源於天主教四旬齋節,因此都會舉辦在復活節的前40天左右。對威尼斯人而言,大概聖誕節都沒復活節重要。據安迪表示,威尼斯人可能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加上好幾個GUCCI包包的預算,就為了搞出一個與眾不同的面具在面具節出出風頭。因此在威尼斯最常見的紀念品,首推各種材質、大小的面具,除了面具鑰使圈、磁鐵外,還有供人虛化的正常大小面具。

除了面具之外,慕拉諾的玻璃製品也是販售主力。不過據安迪表示,威尼斯的玻璃商品絕大多數非手工製,除非有相當的鑑定眼力,否則在威尼斯別砸大錢買玻璃製品。另外蕾絲編織品也是販售大宗,乃是由於威尼斯北方的布拉諾以編織品聞名,可以說是當年貴族華服上蕾絲裝飾的重要產地。不過目前由於義大利人力成本太高,已經漸漸被中南美洲、東南亞等地所取代。據說布拉諾的民宅很有特色,可惜這次行程沒有安排。東晃西逛間,也差不多該到碼頭去與大夥會合了。

貢多拉是除了是威尼斯特有的傳統性划船外,也是過去幾世紀威尼斯境內的主要交通工具,地位相當於海賊王水之七島中的牛魚。貢多拉長約12米、寬約1米7的黑色平底船,裝飾華美,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鉤嘴形的船頭可以方便地探索橋洞的高度。貢多拉的整個船頭呈S形,船頭包著鋼皮,船尖上帶有6個鋼齒的銅飾,象徵威尼斯總督的帽子和威尼斯市中心的6個行政區,另一邊的一條橫杠則代表與聖馬可廣場遙遙相對,呈月牙形的朱代卡島。每條貢多拉由一名船夫駕駛,船夫站在船尾靠行駛方向的左側一邊,面向船頭,用單隻船槳在船的右側水中推水。船身採用的是不對稱設計,停泊和航行時船身略微向右傾斜,航行時可以抵消站在左側船夫的體重和船槳的划動,使得貢多拉能夠筆直前進,避免原地繞圈圈。

貢多拉是威尼斯特有,如今仍能夠在威尼斯的船廠看到威尼斯人在打造這種小船。貢多拉完全由手工製作,製造一艘貢多拉需要花費8種不同木材的共280多塊木頭。為了保持良好的外表狀態,貢多拉還必須時常維修。如今威尼斯獨有的貢多拉製造業,是威尼斯曾經繁榮發達的造船業的縮影。貢多拉有十分悠久的歷史,11世紀是貢多拉最盛行的時期,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艘,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幾百艘貢多拉,與荷蘭風車的命運雷同。貢多拉的外觀設計原本是各式各樣的,16世紀時的貢多拉外表異常艷麗,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著緞子和絲綢、雕刻精美的貢多拉炫耀自己的財富。為了遏制這種奢靡風氣,威尼斯政府在1562年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所有的貢多拉必須漆成黑色,並且統一設計樣式。這一傳統一直被保持了下來,如今的貢多拉也是統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被裝飾成花船。

另有一說,在14世紀時中葉期的歐洲,正被黑死病壟罩著,威尼斯也不例外,當時因世紀黑死病死亡者多達威尼斯三分之一的人口,屍體的快速暴增,只好藉由貢多拉運送,政府也嚴禁奢華浪費風氣,而用黑色表對黑死病的哀悼,一直沿用至今。每年9月的首個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運河上會舉行歷史悠久的貢多拉傳統划船比賽,威尼斯賽舟節據史料記載起源於1315年。在電子、燃油動力船興起之後,貢多拉的運輸價值漸漸下降,但是觀光價值卻日益提升,這之間的轉變有點類似北京的人力三輪車,前陣子高雄愛河也進了兩艘貢多拉發觀光財,可見貢多拉對於旅客而言,的確有其吸引力。

貢多拉碼頭,其實僅是ㄧ個攬客立牌與下水樓梯的組合,還不及台北路上的一些大型公車站光鮮。不過雖說碼頭並非很稱頭,但服務倒是挺貼心,船老大還每船備妥了2瓶香檳供承客在船上享用。原則上一艘貢多拉可載客6員,不過敝人搭的那艘湊不足數,因此4人就出航,每人可享受的船上空間相對增加許多。據安迪表示搭乘貢多拉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得注意,就是座在船頭寶座的那對乘客如果是情侶或是夫妻,每當貢多拉穿越橋下時,就必須舌吻一番。雖說敝人認為這是威尼斯當地人對來密月新婚夫妻開的小玩笑,但沙拉與小貓咪倒是很配合的入境隨俗。

貢多拉的船老大與其說是划船,敝人認為撐船行進的成分應該比較大些。威尼斯大多數的水道都相當狹窄,能在威尼斯水道撐船討生活的船老大都有一套不錯的手腳功夫,往往手上船槳一撐,便能與對向來船順利交會;而抬足往牆面一踹,看來很險的彎道便輕鬆滑過。搭乘貢多拉時,乘客與水面會相當接近,隱約飄來的味道令人無法恭維。不過也無法太過苛責,畢竟吃喝拉撒都得靠這些水道,再要求水質要如同瑞士雪山上湖泊般的澄澈清晰,是過分了點。

威尼斯據說是全球唯一禁止所有車輛(含腳踏車)進入的城市,因此船隻理所當然的成為絕對重要、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貢多拉行使間,敝人仔細觀察了一番威尼斯當地的民居,通常都是前門道路後門水路的動線配置,商家、餐廳等都是前方陸路來客、後方水路進貨,的確是相當符合城市特色與邏輯的建築設計。在相當於巷弄的水道中穿梭了一陣子,船老大猛然一轉,貢多拉轉入了一條康莊大道,水面豁然開朗。在這廣闊的水道上,貢多拉已非航運的主流,只見各種貨船、商船、警船、救護船、公共汽船等,不一而足;而水道的兩岸更是從教堂、醫院、商店、旅館等一樣不缺,就這場面來看,這條水道看來應該是威尼斯的忠孝東路。過沒多久(約莫一年半吧),只見喬治克隆尼的迎親船隊風馳電掣的行駛在這廣闊的水道上。

走了一小段威尼斯的忠孝東路,貢多拉又鑽入巷道等級的水道中。再行駛沒多久,就回道方才出發的港口。大夥依序上岸後,船老大取出一個放小費的罐子放置在地上。不過因為敝人方才的同步口譯事件,敝團大夥給小費的意願相當低落。何謂同步口譯事件?就是方才坐在貢多拉船頭的夥伴在穿越橋下時,遵照禮俗辦事時,在穿越幾座橋之後,這幾位船老大開始有說有笑起來,敝人同步翻譯他們的對話:這群白癡觀光客,拿來整你們的假習俗還當真了!由於敝人的即時翻譯配合船老大的神情幾乎天衣無縫,讓夥伴們認為這翻譯的真實性應該很高,也就開始累積不滿度,因此這筆小費大夥就很有默契的給省下來。

搭完貢多拉後,又是約莫兩個多小時的自由時間,在思考要怎麼打發前,先解決生理問題是正經。此時太座主張要找公廁;而敝人由於有見到麥當勞的招牌,因此主張找速食店。在經過民主的猜拳後,敝人的意見勝出,因此便開始搜尋威尼斯的麥當勞。敝伉儷依據麥當勞的指示尋找了一陣子之後,問過當地人才知道麥當勞已經在前幾個月關閉了。敝人被太座以勝利者的姿態數落一頓後,又依照地上的指示搜尋起公廁。又尋找了一陣子,敝伉儷才發現原來威尼斯的廁所有所謂的公休日。雖說在比數上是1比1平手,但太座的臉色顯然相當苦瓜,直到在港口附近的義式冰淇淋店借到廁所並且嗑掉4球冰淇淋後氣氛才緩和下來。雖說那段搜索廁所的路程表面上似乎浪費掉了,但是在過程中無意間經過安潔莉娜裘莉與強尼戴普合演電影色遇的拍攝場景,伴遊的馬可表示:這就是所謂的因禍得福呀!

蜜月時的王牌領隊詹姆士曾表示:在西歐旅遊,基本上步行的時間不會太誇張;但如果各位貴賓有機會去義大利,每個景點起碼都會步行兩個小時以上。所言不虛,從進入威尼斯以來,開11號的時間零零總總加起來也差不多有5、6小時。雖說還有約莫半小時可以逛聖馬可區,但已經坐聖馬可廣場迴廊上的敝伉儷基本上已經不想再移動,畢竟除了雙腿的酸澀感外,落日餘暉下的聖馬可教堂也令人不想遠離。事後也去過義大利的大姊對於敝伉儷居然能在威尼斯待上一整天趕到極度的羨慕,畢竟當年(還在用里拉的年代)她僅在此停留兩個小時。參加全義11天的行程,每個景點當然只能蜻蜓點水呀!

安迪再度收攏部隊後,便帶領大夥去用晚膳,今晚的伙食表定是義式墨魚麵佐炸海鮮拼盤與甜點。據安迪表示,正統的義大利墨魚麵的麵條其實與一般的義大利麵並無不同,主要的變化是在醬汁上。而且幾乎每家餐館都有自己食譜,因此漆黑程度也有所不同,唯一不變的是享用完畢一定會黑牙的饕客。

海鮮盤除了炸海鮮之外,還有半盤的生菜沙拉,由於有夥伴吃全素,因此吃全葷的敝人很有義氣的用沙拉與他們換海鮮。就味道與印象分數來看,墨魚麵應該是這頓晚餐的主角,太座事後回憶起這趟義大利旅程中的餐點,認為這道墨魚麵排首位(敝人的評價是維諾納的披薩最佳)。不過這墨魚麵就敝人的口味而言,味道略酸了點。不知是不是義大利偏好較酸的調味,昨天買的當地可樂、芬達也比可口可樂原廠酸上不少。至於那盤炸海鮮,也就是海鮮下去炸,食材、調味、麵糊等,都沒有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倒是擺在餐桌上供顧客任意使用的紅酒醋,居然是用噴霧罐來裝!料想是因為這種調味料的價格比較高,用噴霧的方式避免浪費與過量。

在一杯奶酪作為此餐的結尾後,大夥又再度搭上遊覽船回到今早出發的港口轉乘車輛返回旅社。回到旅館一進入房間,便在意志力的驅使下迅速、確實的沐浴完畢後,瞬間失去意識。

聖馬可區戰利品:居然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